精密沖壓件制造商在設計工藝規程時需要正確選擇定位基準,這對保證金屬沖壓件的加工要求和合理安排加工順序有很大影響。合肥沖壓加工中有哪些定位基準,應該如何選擇?我們來看看。
首先說明什么是定位基準。在加工過程中,用于確定工件在機床或夾具中的正確位置的基準稱為定位基準。
定位基準可分為精基準和粗基準,以空上未加工的表面作為定位基準稱為粗基準。用加工后的表面作為定位基準,稱為準確基準。在選擇定位基準時,我們通常會根據沖壓零件的加工要求選擇精基準,從工藝路線向前推,然后考慮選擇哪組表面作為粗基準來加工精基準。
一是精基準選擇原則。
(1)基準重合原則:盡量選擇加工表面的設計基準作為準確基準,避免基準不重合造成的定位誤差。
(2)互為基準原則:當工件上兩個加工表面之間的位置精度要求較高時,可以采用兩個加工表面互為基準反復加工的方法。
(3)自為基準原則:某些表面的精加工工序,要求加工余量小且均勻,常用加工表面本身作為精基準。。
(4)統一基準原則:盡量選擇同一組精基準加工工件上盡可能多的表面,以保證加工表面之間的相對位置精度。
以上四項選擇粗基準的原則,有時不能同時兼顧,根據主要選擇。
二是粗基準的選擇原則。
(1)工件加工的*一道工序應采用粗基準,粗基準選擇是否正確,不僅與*一道工序的加工有關,而且對工件加工的全過程也有很大影響。
(2)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則:考慮到保證重要表面加工余量的均勻性,應選擇重要表面作為粗基準。
(3)粗基準一般不能重復使用的原則。。
方便裝夾的原則:為了使工件定位穩定,夾緊可靠,要求所選粗基準盡可能平整、光滑,不得有鍛造飛邊、澆冒口切痕或其他缺陷,并有足夠的支撐面積。合肥沖壓加工
上一篇:
鈑金加工有什么小知識,沖壓工藝是什么?
下一篇:
常見的沖壓加工有什么不良現象